[ 品牌文化] 事不宜遲,直入正題。我們買的途徑無非有三個。第一個是品牌直營店(比如源邸);第二個是經(jīng)銷商的專賣店(比如亨得利、亨吉利);第三個是民間表商。也有兩種,全新和二手。品牌直營店和經(jīng)銷商沒有本質區(qū)別,買的都是全新全套的手表,民間表商很多以銷售為主。但是,我們也會經(jīng)常從民間表商的手中看到很多全新全套的新表出售,這些全新全套的新表有的是前幾年的停產(chǎn)型號,有的是在售的新款,并且都有很低的折扣。民間表商買賣收售二手表,我們非常清楚和熟悉,但是對于民間表商出售的全新全套,很多人都會問,這些表是從哪里來的,民間表商既不是品牌直營也不是經(jīng)銷商,個人個體是從哪里獲得的這些全新手表甚至在保新表的,而且比品牌專賣店里便宜很多?而且不光是在國內,在世界范圍內這也是普遍現(xiàn)象。下面,我就以我所知的情況來解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先看一看世界范圍內的手表是如何銷售的。
常規(guī)的手表銷售體系是這樣的,品牌生產(chǎn)出新的手表,手表以比較低的折扣賣給官方認證的大經(jīng)銷商,大經(jīng)銷商再把手表賣給下一級認證的零售商,然后人們從品牌或經(jīng)銷商、零售商店面里買到按工價出售的新表。所以顯而易見,民間表商是不在這個體系里的,但是他們的確也獲得了這些新表,而且是以很低的折扣。簡單的說,民間表商以低折扣獲得全新全套手表的來源是,清貨清庫存(下文我會具體說明)。
在世界范圍內,這些民間表商一直存在,但因為之前網(wǎng)絡沒有現(xiàn)在普及,所以規(guī)模無法與現(xiàn)在相比。曾經(jīng),民間表商同樣以經(jīng)營實體店為主,但是因為當時沒有網(wǎng)絡、微信用來宣傳賣表,所以影響力不大,也是開店等著購表者上門。所以在過去,對、經(jīng)銷商幾乎沒有什么影響。而現(xiàn)在有了網(wǎng)絡,情況徹底改變了。我先說一個前兩天的事情。一位朋友托我買一只新表(出于對品牌的保護,我不直言具體手表了,但從手表的工價和行情價格中,我想資深的表友會知道大概是什么表),這只手表的工價是4萬4千多,我給他從某表商處找來一只,全新全套保修的手表是2萬5千多,幾乎就是5折的價格了(這只表的二手價格更低)。這個價格是不可能從品牌專賣店里買到表的。說句實在話,如果每個人都了解手表行情,對于手來說,后果不堪設想,因為沒人會進店再按工價買表了……但是這一現(xiàn)象其實又是手表品牌自己造成的。
全新全套是從哪來的?
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品牌方以及表商會這樣回答(這也是我們通常聽到的最多的解釋方式):某些國家、地區(qū)的表店撤店了,因此會有一些手表低價拋售。這的確可能是極小一部分手表的來源,因為我們自己想想也知道,一個店低價拋售能有多少手表,怎么可能撐起一整個二級市場的全新全套手表呢?這顯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清貨、清庫存。
首先先說一說二級市場全新全套的最主要來源,經(jīng)銷商清庫存。很多表賣不出去,積壓的手表沒法變現(xiàn),資金回不來,就沒法繼續(xù)進貨維持正常經(jīng)營,所以要低價清倉。但問題是,手表品牌官方對經(jīng)銷商有嚴格的管制,不允許經(jīng)銷商用很低的折扣向進店的購表者出售手表,所以經(jīng)銷商只能自己想辦法清貨。所以,經(jīng)銷商為了出貨就會把這些全新全套的手表直接以很低的折扣,賣給民間的二手表商,好清貨回款。除了回款變現(xiàn)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致使經(jīng)銷商需要大量出貨,就是返點(其實這一點我并不十分確定,只是有所耳聞,僅供各位參考,請指正)。舉個例子,比如一個經(jīng)銷商每年賣出100萬的貨,品牌就會給經(jīng)銷商一部分返點,所以即使經(jīng)銷商以低折扣向民間表商出貨,利潤看上去很低,但是加上年銷售總量的返點還是會有額外利潤的。在這些量大的出貨之外,我們大家也都知道,一些民間表商、二手表商和經(jīng)銷商有著很好的關系,可以直接去拿一些表。
百達翡麗“表王”5175,這只手表是雙面手表,共出產(chǎn)7只,1只收藏在百達翡麗博物館,6只出售。在發(fā)布之后不久,就有國內表商拿到該表。
除了經(jīng)銷商之外,全新全套新表的另一個來源就是品牌本身。品牌自己也會向一些民間表商直接供貨,特別是一些特殊型號、緊俏型號和一般店里沒有的型號。我曾經(jīng)一位同事的朋友就是專門在亞洲和歐洲之間做民間手表買賣的。實際上一些民間表商有比較大的人員規(guī)模和很強的品牌關系(這些工作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這些民間表商和包括百達翡麗在內的品牌高層、品牌家族成員都保持著很近的關系。所以當年百達翡麗新表王5175問世后,國內很快就有人拿到了5175并對外出售(5175全球只有6只出售),原因就在這里。
探二216570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工價6萬多,二級市場3萬多。而其他一些品牌的手表,工價接近20萬,二級市場直接跌倒3萬多。這很說明問題。
這會對品牌造成什么影響?
對于玩表多年的玩家來說,很多人就不會直接進店買表了,自己了解行情、型號,不管是二手還是全新全套都直接找相熟的表商拿表,這些都不是什么秘密,大家也都是如此。很顯然,這會給手表品牌帶來一些影響。很多人肯定認為,不進店按工價買表,而是自己找人用很低的折扣拿表或以更低的價格直接買二手表,會影響品牌的收入。但我認為這并不是很大的問題,其中更大的問題是,二級市場交易讓人們直接了解到了品牌的真實價值和品牌高低。舉個例子,6萬多塊錢的勞力士,到了二級市場基本是3萬多4萬,但是一些品牌工價將近20萬的表,到了二級市場直接變成3萬多塊4萬塊,您說這可怕不可怕?所以民間市場、拍賣市場這些二級市場直接讓一些品牌的手表沒有了“遮羞布”以真實面貌示人,當您得知您即將購買的工價將近20萬的手表,到了二級市場其實就值3萬塊的話,誰還愿意買這樣的手表呢?這是對品牌最最最大的影響(出于對一些品牌的保護,我只能告訴您,哪些表價值比較穩(wěn)定,但我不能直言哪些表縮水嚴重)。
百達翡麗5077P非常稀有的百達翡麗琺瑯表,不論在拍賣上還是民間市場上,極偶然可以看到一只,總之我沒見過二手。
手表品牌能不能避免這一問題?
首先,我想和各位分享2個情況比較好的品牌。一個是百達翡麗,一個是勞力士。其中百達翡麗的情況是最好的。同樣舉個例子,我們很難在民間市場、二級市場見到百達翡麗的熱門表,別說是全新全套,就是二手表也極少,更別說折扣了。最近最典型的就是5711,這個表緊俏到要排隊,二級市場不加價就是好事了。除了5711,像百達翡麗的琺瑯5077更是難得一見。勞力士雖然不怎么緊俏,但是因為比較有市場,所以二級市場價值非常穩(wěn)定,其中個別熱門型號同樣也需要等一等,等熱度降一降。所以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看出,百達翡麗和勞力士總體上是供不應求的。有國外數(shù)字顯示,如果一個品牌每年銷售掉90%產(chǎn)出的手表,那么就不會出現(xiàn)清貨、清庫存的情況,并且品牌的價值也會保持在高位??蛇z憾的是,大部分品牌都無法達到這一點。
有人會說,品牌可以少生產(chǎn)一些表,現(xiàn)在的問題就是供應量太大,市場消化不掉。此話不假,但是品牌真的能大幅降低產(chǎn)量嗎?我覺得很難。存在就是合理,也許保持現(xiàn)狀就是最好的選擇。(圖/文 之家 炎彈平)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yxa.cn/biao-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