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解析] 俗話說,看看,機芯看擒縱,擒縱看擺輪,看完擺輪可就要看快慢針了。一般人都知道鐘表里設計有一個可以調節(jié)走時快慢的裝置,愛表一族稱之為調節(jié)器,鐘表行業(yè)人稱快慢針(Regulating Pins)。其實快慢針是為制造和維修時的專業(yè)操作方便而設計的一個鐘表機構,而不是為用戶設計的。但是我們作為鑒賞者卻能從快慢針上分辨出機芯是否高端,在上集中,我們還是先講一下快慢針的原理,下集中我們就會告訴大家如何通過快慢針來分辨機芯的好壞。
事物總有它的兩面性,在帶來方便的同時,它也一定會有另一方面的問題——即“等時性”問題,即使最好的微調機構,也不可避免。下面我們就來探索它的奧秘!什么是等時性問題? 通常把因擺幅變化所引起的日差的變化量,稱為等時性誤差,簡稱等時差。等時差是檢驗、評價鐘表走時質量時,占據(jù)比重較大的一個技術參數(shù)。
等時差的定義是,鐘表滿弦時的誤差與24小時后的走時誤差值。具體的測量和計算是這樣的:上滿發(fā)條后,在校表儀上檢測手表的4個位置(CH面上、3H把上、6H把左、9H把下)的瞬時日差并依次做記錄;24小時以后,再次檢測上述4個位置的瞬時日差,然后計算出對應位置的4個差值,其中的最大值就是這只手表的等時性誤差。
到底等時性誤差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這需要我們先從鐘表的振動系統(tǒng)講起。擺輪游絲的振動手表產(chǎn)生標準頻率用以計量時間的核心部件。有人形象地稱它為手表的心臟,而這個心臟跳動次數(shù)的多與少,就是決定鐘表走時精度準確與否的重要因素,它是機芯中最關鍵的部位。
大家都知道快慢針的作用,就是調節(jié)鐘表走時的快慢。就拿這款附帶快慢針微調結構的來說,在擺輪夾板上,標有“+”和“—”的記號。快慢針的尾部開口處,有一個顆偏心螺絲,旋轉偏心螺絲使快慢針產(chǎn)生微小變化,用于手表快慢的精細調整,這種微調裝置在中檔手表中被普遍采用。
我們再看的這枚機芯,擺輪夾板上有一條細長的指針,這也是“快慢針”,它的另一頭是游絲的內外夾,游絲從內外夾當中穿過,中間是一個帶有彈性的圓環(huán),沒有受到外力時快慢針固定不動;如果需要時,撥動細長的指針使它左右移動。進口手表的擺夾板上,也經(jīng)常用F或A表示“+”(英文Fast快、法文Avance加速),表示調快;用S或R表示“—”(英文Slow慢、法文Retaard減速)表示調慢。通過移動快慢針的位置來改變游絲的工作長度,可以改變快慢,因此得名“快慢針”。
為了能讓大家更加清晰的了解這一原理,請原諒我使用公式說明(對數(shù)理化極其不感興趣的人可以忽略),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振動周期的計算公式:T=2π√J/M0。
公式中,T代表振動周期;π是圓周率;M0代表游絲剛度;J代表擺輪的轉動慣量;通過計算我們可以得知,游絲變長,游絲剛度M0就會變小,于是震動周期變大,從而鐘表開始走的慢;如果游絲變短,則游絲剛度M0變大,于是震動周期變小鐘表開始走快。
還有另外一種調節(jié)快慢的方法,通過改變擺輪轉動慣量J的大小,也可以改變振動周期調整鐘表走時的快慢,在講到“無卡度游絲”結構時,就是應用這個方法。擺輪轉動慣量J變?。ㄅ渲芈萁z向里擰),從而振動周期變小于是鐘表走的快;擺輪轉動慣量J變大(配重螺絲向外擰)于是振動周期變大,鐘表開始走慢。
過去在沒有機械鐘表校表儀的年代,要調校好一只鐘表的走時快慢,需要費工費時幾天時間。首先需要一只走時精度很高的鐘表作為“標準表”,需要調校的鐘表都來與之比對,根據(jù)走時快慢的程度大小,計算快慢針的調整方向和移動距離,需要反復多次才可以調準。當時的這項工作極端考驗鐘表師傅的技術功力。
現(xiàn)在有了的校表儀,只需要將手表放在儀器的拾音夾頭上,每天快慢多少秒立刻顯現(xiàn);撥動快慢針即可以改變快慢,方便又快捷。即使現(xiàn)在方便了,大家也不要認為,隨便一個人就可以輕松作到,其實也是有一定難度的,我曾經(jīng)就試過,如果心不靜,手還抖,這項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在實際操作時要想讓手表的走時精度控制在幾秒鐘以內,沒有微調裝置而只用手工操作的難度可想而知。這也就是為什么現(xiàn)在的都設置了調整快慢的微調裝置。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買一兩只舊表自己調著試試,其實平時沒事挑挑手表,也能起到靜心的作用。 (色彩)選擇在正式場合所戴的手表,其色彩應力戒繁雜凌亂,一般宜選擇單色手表、雙色手表,不應選擇三色或三種顏色以上的手表。不論是單色手表還是雙色手表,其色彩都要清晰、高貴、典雅。金色表、銀色表、黑色表,即表盤、表殼、表帶均有金色、銀色、黑色的手表,是最理想的選擇。金色表殼、表帶、乳白色表盤的手表,也能經(jīng)得住時間的考驗,在任何年代佩戴都不會落伍。 (圖案)除數(shù)字、商標、廠名、品牌外,手表上沒有必要出現(xiàn)其他沒有任何作用的圖案。選擇使用于正式場合的手表,尤其需要牢記此點。倘若手表上圖案稀奇古怪、多種多樣,不僅不利于使用,反而有可能招人笑話。(圖/文 宇宙之表 毛壯)
寶磯Breguet 現(xiàn)代制表之父,1747年,寶璣在瑞士的納沙泰出生,他大部分時間居于巴黎,一生中創(chuàng)造無數(shù)偉大的發(fā)明,他活躍于制表業(yè)中每一個范疇,連串的突破令他的事業(yè)不斷攀上高峰,如改良自動表、發(fā)明自鳴鐘用的鳴鐘彈簧;以及避震裝置等等;而其新古典主義的簡潔設計更予人驚喜。1823年,寶璣逝世,他的后人也不乏杰作。近代,寶璣的第五代孫在五十年代制成具有飛返計時功能的手表??茖W家愛因斯坦和作家柴可夫斯基曾是寶璣的忠實用戶。許多人稱寶璣為”表王”,說寶璣是”現(xiàn)代制表之父”,是恰如其分的。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yxa.cn/biao-1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