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知識] 今天給大家分享深度評述百達翡麗175周年珍惜表款
[ 鐘文化] 24年10月13日晚8時,()175周年慶典在瑞士日內(nèi)瓦總部隆重舉行。眾所周知,百達翡麗每逢慶典都會推出一些特別限量版的,但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百達翡麗能夠推出驚世駭俗、名垂青史表款的慶典并不是很多,而且近20年的慶典也都沒有這次175周年慶典辦的如此隆重,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講究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但西方人則認為,25年才需要一次大慶,因為在他們看來25年代表著四分之一個世紀,而175年就代表著一又四分之三個世紀,所以百達翡麗并未隆重慶祝其155、160、165、170等周年。百達翡麗制成立于1839年,上一次的隆重慶典還是在20世紀,1989年的150周年華誕,在那次慶典上,百達翡麗就曾推出了一系列至今影響深遠且已經(jīng)成為傳說的表款,其中就包括被譽為懷表之王同時也是百達翡麗鎮(zhèn)館之寶之一的Calbire89懷表。為了迎接這個品牌在21世紀的首個隆重慶典,百達翡麗似乎也足足準備了1/4個世紀,推出的每一件作品都足以另世人驚嘆,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欣賞一下這些很快就將成為傳說的鐘表杰作。
我首先要說的自然是被稱為鎮(zhèn)年之表且現(xiàn)在應該已經(jīng) 我們怎樣才會相中屬于自己的腕表,腕表怎樣才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主人,這都需要我們來仔細比對。手表的款式有很多的種類,這些種類都融合了哲學、天文、自然、地理、建筑、音樂、繪畫等方面的多重藝術(shù),讓我們目不暇接,但是我們只要學會選擇,就會得到屬于自己的優(yōu)雅腕表。成為傳說的5175“大師弦音”腕表,要知道這款表在這個星球上只有7枚,其中1枚被百達翡麗博物館永久珍藏,另外6枚將只售給百達翡麗長期以來的忠實擁躉和收藏家,如果這款表不進行全球巡展,要想見它,就只能到日內(nèi)瓦的百達翡麗博物館隔著厚厚的玻璃瞻仰了。現(xiàn)在有很多人說5175已經(jīng)取代6成為了新的表王,對于這種說法我是不認同的,因為這兩款表所涉及的功能側(cè)重完全不同,所以也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6是星空表之王,而5175則是毋庸置疑的問表之王。
我之所以說5175是問表之王,主要就是因為這是世界上難得的一款主題極為明確且功能極其純粹的超級復雜腕表,我們不妨縱觀目前世界上所有的超級復雜腕表,幾乎全部都是將各種復雜功能疊加在一起,而5175就是一款以聲音為主題,將各種報時功能做到極致的超級復雜腕表,所以當有人說5175沒有陀飛輪、沒有、沒有星空圖的時候,我就在想未來超級復雜表款的趨勢絕對不是各種復雜功能的堆砌,如果是這樣,最終的結(jié)果也無非就是將89懷表做成了腕表,即便過十幾年甚至幾年在技術(shù)上可以答應,但我相信人類的手腕和視力也不會答應,其實不只是百達翡麗、、等有實力制造超復雜腕表的頂級品牌,在最近幾年也都越來越重視超復雜腕表的佩戴舒適性,舉個最簡單的例子,6的上手效果就要比5好上很多倍。如果一款腕表復雜到不適合佩戴那么它也就不再是腕表了。
在百達翡麗的歷史上,5175是第一款擁有大小自鳴功能的腕表,大小自鳴功能本身其實并不是一個特別復雜的功能,但是大小自鳴加三問卻是毋庸置疑且沒有之一的腕表領(lǐng)域最復雜的功能,就好比是皇冠頂上的那顆鉆石,雖說這項功能出現(xiàn)在腕表上也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百達翡麗推出擁有這項功能的腕表就完全是另外一件事,它的意義遠遠大于其功能本身,首先,這項功能的推出堵住了世界上所有質(zhì)疑百達翡麗沒有大小自鳴功能腕表的聲音,這種聲音從1994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大小自鳴腕表開始就從未停止,到今年剛好整整20年。這就像當年人們質(zhì)疑百達翡麗沒有自產(chǎn)的計時一樣,盡管百達翡麗已經(jīng)將27-70機芯做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但依然堵不上那些人的嘴。最終,百達翡麗選擇了用事實說話,不僅推出了完全自產(chǎn)的計時機芯,而且還是手動和自動兩個完全不同的計時機芯,如今29-535和28-520這兩個全新的計時平臺無疑已經(jīng)成為世界最頂級計時機芯的領(lǐng)導者!
其次,百達翡麗的大小自鳴功能還有另外一個意義,那就是引領(lǐng)!在這款表推出之前,至少也有不下十個品牌推出過擁有此項功能的腕表,但是人們最想看到的還是百達翡麗的大小自鳴腕表究竟會做成什么樣?這就好比去年,各大頂級科技品牌都推出了外形非常像的可穿戴設備,但無論大眾還是同行無不對蘋果會推出什么樣的產(chǎn)品充滿了無限的期待,因為公眾想知道最好的產(chǎn)品是什么樣?同行則想知道自己離最好還有多遠?這就是引領(lǐng),最終,Apple Watch給出了答案,同樣5175也給出了答案,雖然5175沒有使用所謂頂配的四簧四錘,也演奏不出動聽的西敏寺鐘聲,但這與它所承載的意義相比,確實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而且按照百達翡麗一貫終止留言的做法,四簧四錘與西敏寺無非也就是個想不想出的問題。
除了大小自鳴三問,5175最特別的同時也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腕表上的日期鳴報功能了,說到這項功能的誕生,似乎還頗有些戲劇性,這是百達翡麗的一名忠實擁躉與總裁泰瑞?斯登先生在一次討論中恰好說到了鳴報日期的可能性,沒想到隨著這款腕表的誕生,這項功能竟然成真了。這項功能表面上是通過不同的聲音來分別表示日期的十位數(shù)和個位數(shù),但實際上,由于此表的日歷信息是從萬年歷中讀取,而聲音也是依托其三問功能,這就意味著是兩個超復雜功能首次產(chǎn)生了關(guān)聯(lián),這種關(guān)聯(lián)可以說是首次出現(xiàn)在腕表的歷史上,我們可以設想,今后不只可以鳴報日期,甚至年、月、星期的鳴報也都只是個時間的問題。
最后,我們來說一下5175的機芯,我之前說過,的最大魅力就是無論是早期的機芯,還是最新推出的機芯,其夾板的打磨和版路的形態(tài)都依然是最傳統(tǒng)的那個味道,這就像京劇和歌劇,無論誰唱,都必須是那個味兒,要是一人一個味兒,那就是流行歌曲了。而在5175所搭載的全新3機芯上,我們又一次重溫了那個傳統(tǒng)的味道,而且這次的味道還多了那么幾分新意,如果我沒有記錯,這是百達翡麗歷史上第一款采用橫跨擺輪夾板的機芯,橫跨板應該說是現(xiàn)代機芯的標志性特征之一,他最大的好處應該就是提升擒縱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雖然現(xiàn)在使用橫跨板的機芯也不在少數(shù),但是能讓這個現(xiàn)代產(chǎn)物依然遵循傳統(tǒng)造型風格的品牌。到目前也就只有百達翡麗了。
除了擺夾板,該機芯另外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那枚精致的卡勒卓華十字由之前位于減速飛輪的位置改到了音錘上面,而且還在十字四個頂點的位置鑲嵌了4顆紅寶石,我雖然還不知道這四顆紅寶石是為了裝飾還是有時計的功用,但總之看上去還是蠻華麗的。百達翡麗的機芯與其說是機芯,倒不如說它是個平臺,制表師可以在這些平臺上加入各種功能模塊而使其變成全新的機芯,百達翡麗目前非常著名的平臺有240、324、29-535、28-520、R TO27和R27,所以也有一種觀點認為,買PP其實就是買平臺,如果當你把上述平臺都買齊,你也就拿到了百達翡麗的畢業(yè)證,但據(jù)我所知,這個世界上能夠順利畢業(yè)的人應該不是很多。
所以,對于這款百達翡麗花了7年時間研發(fā)的3機芯我有理由相信,它絕不會只是一款機芯那么簡單,在未來應該會演變成一個全新的平臺,因為6可以說已經(jīng)將27平臺演繹到了極致,百達翡麗也的確需要一個全新的平臺作為其未來超復雜表款發(fā)展的基礎,據(jù)一位買到這款表的朋友講,這款表唯一一個小小的瑕疵就是音量不夠大,據(jù)推斷這可能是由于其零件極多,表殼共鳴內(nèi)部空間不夠,而且由于不透背導致聲音傳不出去所致。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在未來當一款搭載這一平臺且沒有萬年歷,沒有日期鳴報的透背腕表出現(xiàn)時,其聲音將會是多么的完美與洪亮,我相信那時人們追捧它的熱情應該會大于現(xiàn)在人們追逐3939的熱情!
最后,我還想說一下這款腕表的制作程,在說之前,我想先推薦大家一定要看一下關(guān)于5175制作過程的一個視頻,而且一定要看高清版!從這段視頻中我們看到百達翡麗已經(jīng)將金屬玩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而且和以往的視頻相比,這次還特別擴大了關(guān)于百達翡麗依靠電腦輔助設計與高精密數(shù)控機床制表的部分,雖然百達翡麗是個傳統(tǒng)的鐘,但是其從來都對最前沿的科技和生產(chǎn)工藝有著近乎苛刻的追求,而視頻后半部分所展現(xiàn)的人手打磨,人手雕刻和手工裝配,也同樣讓我們對瑞士積淀了幾百年的傳統(tǒng)工藝肅然起敬!這段視頻告訴我們頂級制表業(yè)在當今這個時代機械與手工缺一不可,只依靠所謂的純手工情懷是做不出好表的,必須是讓最精密的數(shù)控機床和最頂級的手工做各自最擅長的事情且之后相融合,才能最終創(chuàng)造出國士無雙的驚世之作!
雖然5175除了地球上那幸運的6個人以外,其它人可能再也沒有擁有它的機會,除非那6個人想賣,但我們可以期盼3平臺推出的其它作品,總之,沒有人可以真正擁有百達翡麗!(文/圖 腕表知識 毛壯)
從美學來說,手表與生俱來一種機械的美感,每一只機械表都完美詮釋是機械之美,就像一個小小的機械世界,如陀飛輪鏤空三問表等都體現(xiàn)了匠人們精湛的機械工藝,和展現(xiàn)了手工的機械之美。制表人能把最普通的鋼、鐵、銅打磨得像鉆石珠寶一樣光彩照人。高端手表甚至能與高級珠寶比肩,列入華麗高端的奢侈品行列。相信每位男士都無法抗拒這份機械之美。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yxa.cn/biao-25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