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藝術]一面最接近極致的時鐘,該擁有什么特性?是精確的、靈活的裝飾設計、優(yōu)秀的網絡,或是貼近零的偏差?不管哪種特性比較關鍵,有著50年歷史的制鐘大師Erwin Sattler都一一實現了。十全十美的時鐘名匠,這般美名,Erwin Sattler實至名歸。成立于1958年的德國時鐘知名品牌Erwin Sattler,以一絲不茍的手工藝品而出名,多年來創(chuàng)制了成千上萬技術革新,加工工藝非凡的時鐘佳品,變成時鐘界一個不滅的神話傳說。
Erwin Sattler的創(chuàng)立,要上溯20世際前期。那時候,德國鐘大師Heinrich Sattler一心造就一面“連自身看到都想買下”的時鐘,因此創(chuàng)制出一座獨一無二的電子萬年歷機械設備時鐘,并且于1903年4月3日得到德國皇室第163850號專利,標示出他對制鐘加工工藝的無盡熱忱,便是Heinrich Sattler這顆熾熱的心,觸動了孫子Erwin Sattler,令他買下來雕刻家Oscar Schonfeld的時鐘廠的全部庫存商品,并且于1958年設立了自身的知名品牌,以每人必備打造余個技術革新、產品質量優(yōu)秀的桌鐘、掛墻鐘、船鐘及腕表上弦器。在其中1984年生產制造的全晶石軸眼手表機芯,不但有著中間表針和柱平臺式搖擺鐘,每個月偏差更小到一兩秒,令知名品牌名聲鵲起,變成世無著名的時鐘名匠。
在這里數十年來,知名品牌的方向自始至終只有一個:創(chuàng)制出“代代相傳的時鐘”,令顧客“100%地令人滿意”。這就是Erwin Sattler對每件產品始終如一的保持Erwin Sattler的桌鐘,掛墻鐘與船鐘統(tǒng)統(tǒng)經認真細致的工藝做成,并需經過嚴格標準氣壓檢測,每個月偏差僅一至2秒。在其中單是手表機芯就可花上兩年時間打造出,400數枚部件統(tǒng)統(tǒng)以鍍金銅塊做成,另配以優(yōu)秀的CNC鉆探機及靈活手工制作,令手表機芯可以達到至防生銹、防破損的實際效果,準確。如淚般柔亮的鐘殼一樣以最上等的材料打造出,并通過13重每人必備打磨拋光工藝流程,肯定是可代代相傳的佳品。
Erwin Sattler的腕表上弦器正可主要表現出科技之無限殺傷力。專利權Sattler Beluwo技術性讓用家可把上弦器的設置材料存儲在一個腕表數據庫之中,并根據USB傳輸至上弦器的計算機內存里,令其全自動以最理想化的速率,方位及匝數旋轉。當上弦結束,腕表能翻轉至站立部位,并閃爍優(yōu)美的LED射燈,是名副其實的高新科技先行者。(圖/文 宇宙之表 思時)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yxa.cn/biao-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