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頭先不談,我想先談一談中華文化。提到中華文化,不知道你首先會想到什么,反正我想到的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兩個詞。要說為什么是這兩個詞,只能說是由于我的教育經(jīng)歷。作為一個文科生,高中的時候曾經(jīng)把政治課本翻來覆去的背了好多遍,我至今仍記得在文化那部分就有這兩個詞。大學的時候?qū)W了中文,對中華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明白了為什么用這兩個詞來形容中華文化。
想必大家都知道,有段時間中國文化經(jīng)歷了低潮,例如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這樣的外國節(jié)日盛行,尤其是受到年輕人的歡迎,甚至超過了我們自己的節(jié)日。當然,在全球化的前提下,各國文化相互借鑒、交互交融沒什么不對,畢竟外國人也會慶祝春節(jié)。但是中國自己的節(jié)日要放到首位,因為中華文化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
男人帶手表有什么說法?1.作為一件首飾。對一個男人來說,可以戴的珠寶首飾有限,而一塊好表就成了體現(xiàn)男人品味的好物件。2.作為你簡歷的一部分。在有些職業(yè)中,將你的成功展示出來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高端顧問,一塊對的表能夠讓客戶覺得你給的建議是有分量的。也許你會覺得,如果客戶看見他付的大把鈔票就被我這樣用在奢侈品上了,恐怕會不高興吧?其實恰恰相反。一塊昂貴的表傳達給客戶的信息是,“你可以相信我給的專業(yè)建議,那可是你付了高價得來的呢?!?.傳達一個信息:我可不像那些大學里的毛頭小子一樣,用手機來看時間。我非常重視時間,它的重要性值得我為它準備一件專門的物件。4.作為投資。一些收藏家可能愿意付出比原價高出幾千美元的價格來收藏一塊好表。
剛剛過去的2017年被成為“文化綜藝元年“,隨著《見字如面》、《朗讀者》等幾檔文化綜藝口碑和收視雙飄紅,一時引發(fā)“文化熱”現(xiàn)象。臨近年底,央視的文化綜藝節(jié)目《國家寶藏》又添了一把火,。我很喜歡主持人張國立在開篇時說的那句話,他說:“我們是個年輕的節(jié)目,我們有多年輕呢,也不過是上下五千年?!边@話是謙虛,也是底氣,是中華五千年文化帶給我們的底氣。其實在前幾年便有一些文化節(jié)目,例如《漢字聽寫大會》、《中華好詩詞》等,不過反響不是特別大。2018年還會有更多的文化節(jié)目,且不說這是不是跟風,這種對文化的宣揚和重視是有意義的。
20世紀后半葉,尼爾 ? 波茲曼提出了“娛樂至死”的觀點,當一切文化內(nèi)容都心甘情愿的成為娛樂的附庸,其結(jié)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所以在娛樂節(jié)目遍地開花的時候,我們需要一些走心的節(jié)目來證明我們不忘初心。
對于文化,我們應該好好加以利用,將博大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與現(xiàn)代科技巧妙結(jié)合,讓優(yōu)秀的中華文明與永恒的時間相融。所以這時候我要開始談談腕。
中華文化巧妙地融入到了腕表當中,北京表絲語系列就融入了蘇繡元素。擁有超過兩千年歷史的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gòu)思巧妙、繡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每一款絲語腕表的盤面都由蘇繡大師以極細的絲線與絕妙針法,手工完成。
北京表絲語系列 – BL110005
看這款絲語系列 – BL110005腕表玫瑰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傳遞著永恒和真摯純潔的愛,被稱為“愛情之花”,在世界范圍內(nèi),更是用來表達愛情的通用語言。 北京表絲語系列粉玫瑰手工蘇繡腕表,以細亂針和細平針兩種針法,精心搭配86種不同顏色的絲線,將玫瑰花為世人所稱頌的姹紫色彩和美態(tài)在腕間綻放,是詩意、浪漫的愛情的悸動。
北京表絲語系列 – BL110021
這款北京表絲語系列七夕特別款腕表“杏林春燕”,限量10枚,用蘇繡一針一線的婉轉(zhuǎn)細致,描繪淺粉暈染的杏花和翩翩雙飛的靈燕,表達對愛情圓滿、自主獨立兩大人生幸事的愿景。 “杏林雙燕”手工蘇繡盤面,采用58種不同顏色蠶絲線,每一股蠶絲線都被分為四之一至十六分之一,由蘇繡工藝的傳人純手工完成;以細平針與細亂繡針兩種繡法,呈現(xiàn)花型團圓周正的杏花與輕靈飄逸的雙燕,線條疏朗,濃淡有致,帶來猶如設色水墨畫的藝術(shù)效果。
不僅是我們的國產(chǎn)腕表中融入了人中國元素,一些外國大牌腕表同樣加入了中國元素。
MADEMOISELLE PRIVé H4943 腕表
“Mademoiselle Privé”系列腕表的靈感源于至今依然裝點著香奈兒女士寓所的著名Coromandel中國烏木漆面屏風,將屏風上的花鳥移步于表盤之上,中國畫之雍容華貴寫意詩情,在香奈兒的表盤上盡顯,叫人看著親切動容。按此制作而成的十個主題琺瑯表絕對是限量中的限量,每一個主題只有一只。雪花鑲鉆加上微繪琺瑯,問鼎美學與技術(shù)的頂級殿堂。
86073/000P-9752腕表
系列86073/000P-9752腕表,中國的剪紙藝術(shù)被聯(lián)合國列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傳統(tǒng)工藝,與出現(xiàn)并盛行于瑞士Pays d’Enhaut地區(qū)的剪影藝術(shù) (Scherenschnitt) 有異曲同工之妙。依據(jù)剪紙的原理,人們在紙張上裁剪出中國生肖的十二種動物,這種工藝需要充分利用紙張的空白地方,將剪紙工藝發(fā)揮至極致。憑借其具豐富經(jīng)驗及超凡技術(shù)的工匠,勇于接受這項挑戰(zhàn),并將之運用在腕表制作方面,通過雕刻大師與琺瑯大師傾力合作,創(chuàng)制出這款蛇年表,以粉紅金或鉑金制成,每款限量12枚,只在店發(fā)售。表盤上的葉子圖案,源自傳統(tǒng)的中國圖像,直接在金屬上蝕刻而成。圖案采用半嵌入式設計,透過一個由多個浮雕組成的舞臺,從金色基層中緩緩升起來,營造出一種誘人的深邃感。
把中華文化融入到腕表之中是一種創(chuàng)新,也是一項挑戰(zhàn),很顯然這項挑戰(zhàn)暫時是成功的,并將不斷提升。(圖/文 李麗)
第七章、名表常見術(shù)語小三針在表面上再加設一個小圓盤用來指示秒的表,俗稱“小三針”。該秒針,直接安裝在四輪的輪軸上。它通常位于表面的6 字處。在個別鐘表上也有位于10 字、9 字、8 字、3 字等處者,但很罕見。至于秒針與時針、分針位于同一中心軸上的,稱為“大三針”。!日歷表”在字盤上開一個小窗,以數(shù)字指示一個月的三十一日,具備這一功能的就是日歷表,因為稱為date。日期指示大多采用數(shù)字式,但也有指針式的指示,由日期指針指示分布在表面上的數(shù)字。另外,有星期指示者,因為稱為day。除了日期和星期之外,還有指示月份名稱者,一般稱之為“全日歷表”(FullCalendar)。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yxa.cn/biao-1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