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知識] 今天給大家分享九色鹿與胡旋舞女,飛亞達今年捧出了敦煌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80年代拍過一部美術動畫片,叫做《九色鹿》,講述一只九色神鹿舍生救人的故事。
影片結尾九色神鹿越飛越高,最后消失成一個發(fā)光的小點,這幅美麗感人的畫面,可能至今還留在那一代人的腦海里。
美術電影《九色鹿》
電影是根據(jù)敦煌石窟壁畫上的佛經故事《鹿王本生》改編。
九色鹿王是佛陀世道輪回的仁禽益獸之一,美麗、善良與誠信的化身,故事宣揚了普度眾生與善惡有報的佛法道義。
在瑞士巴塞爾國際鐘珠寶展(巴展)上,時隔三十多年,我們再一次見到了那頭漂亮的九色神鹿。
中國飛亞達在巴展1號館發(fā)布了敦煌主題,其中一款琺瑯腕表表盤上,呈現(xiàn)的正是九色鹿王的故事。
暖色背景中,一只鹿?jié)嵃兹缪?,鹿角圍繞光冕,身披飄帶;另一只紅色小鹿,四蹄跳躍,活潑靈動;而鹿王白色身體以石綠、赭石點彩,示其九色。
敦煌主題琺瑯腕表
、敦煌石窟
敦煌,位于甘肅境內,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驛站,地處古代中原與西域交界之地,東西方文化匯至于此,交雜融合。
自印度傳入的佛教也在此繁榮興盛,從魏晉后的十六國時代開始,便有佛教信徒在此開鑿崖壁,建造石窟。
藝術工匠們于石窟內的墻壁、穹頂上作畫,以泥土塑佛陀菩薩等形像,供奉各類佛教圣人。
后又經隋唐宋元等朝代興建,現(xiàn)在存世石窟規(guī)模宏大,共有735個,石窟內畫作總面積有4萬多平方米,雕塑超過2尊。
壁畫和雕塑主要以佛教故事為主,還有講述某些朝代的民間生活,還有一部分則是各個時期的供養(yǎng)人。
第329窟(唐)雕像和畫作
敦煌石窟記錄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和演變,也記錄了各朝代的興盛衰落,成為史學界和藝術界的雙重瑰寶。
在大漠中歷經16多年風沙,敦煌石窟卻也十分脆弱。自20世紀初發(fā)現(xiàn)以來,有大量學者和藝術家投身石窟的研究和保護當中。
飛亞達大師系列敦煌主題的琺瑯腕表,便是選取了257號石窟內的《鹿王本生圖》、320號石窟內的《胡旋舞》和321號石窟《菩提樹雙飛天》作為創(chuàng)意靈感。
第257窟(北魏)《鹿王本生圖》
以手工掐絲琺瑯工藝,把壁畫故事凝固在表盤之上,將歷經千年的敦煌文化與藝術,以另一種藝術形式展現(xiàn)傳繼。
掐絲琺瑯,先以比頭發(fā)絲還細的片狀金絲在表盤上勾勒圖案,再將彩色琺瑯填入并燒制。填彩和燒制步驟需 在日常的交往當中,很多情侶直接都會互相送一些禮物,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意和關心之情,在國外手表是深受愛戴和追捧的,首先,他是一個最好的禮品之選,不管,您是送給情人、親人、同事、朋友、領導、他都有不同的表達之意。其次,他也是一個人的身份象征,好比,珠寶鉆石一樣,有收藏意義,升值的價值。重復數(shù)次,過程復雜麻煩,表盤報廢率很高。
需要琺瑯師高超的技藝和超凡的耐心,才能得到一枚精美的琺瑯盤面。
飛亞達為該系列琺瑯腕表配以18K玫瑰金和18K黃金兩種貴金屬材質表殼,每款僅限量制作10枚。
、胡旋舞女
唐代國力強盛,且以開放胸襟與周邊少數(shù)民族相交,數(shù)百年間邊疆少有戰(zhàn)事,絲路暢通無礙,是中原與西域交往最為密切的時代。
因此唐代敦煌興建石窟也頗多,石窟內壁畫涉獵內容也更豐富,當下時代的民生故事被記錄下來,有農田春耕,也有胡女旋舞。
第23窟(唐)雨天春耕圖
胡人,是古代中原人對西域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
“胡旋舞”,指的便是胡人一轉舞蹈方式,節(jié)拍鮮明奔騰歡快,舞者動作較多旋轉蹬踏,故名胡旋。
唐代胡旋舞極為盛行,大詩人們常以之吟詩作賦,白居易和元稹都有以《胡旋女》為題作品流傳千古。
不僅胡人跳胡旋舞,中原人也跳,跳得最好的,莫過于唐玄宗的楊貴妃了。
飛亞達大師系列敦煌主題胡旋舞腕表,是以敦煌第320號石窟內的《胡旋舞》壁畫為靈感創(chuàng)作。
掐絲琺瑯胡旋舞腕表玫瑰金款
表盤上,胡旋女脖頸上戴著鑲嵌綠色寶石的項圈,穿紅色寬擺長裙,手握繞臂青色長巾,右腳抬起,以左腳立于地上,正在快速地旋轉著,裙擺扭轉,衣帶飛揚。
舞者面色祥和,近景地毯、亭臺裝飾華麗,遠景里是微風輕拂的水波和盛開的荷花,表現(xiàn)出盛世生活的安定美好。
、飛天
飛天,是敦煌壁畫中出現(xiàn)最多的形象,從最初十六國時代一直到宋元時期,各種飛天都有出現(xiàn)在石壁和穹頂?shù)睦L畫當中,飛天也成為敦煌石窟的代名詞。
第254窟(北魏)雙飛天
據(jù)說飛天形象源自佛教“天龍八部”的乾達婆和緊那羅,一個喜歡跳舞、以香為食,另一個擅長音樂,愛唱歌。
經過千百年東西文化的融合發(fā)展,飛天在中國最后演變成一種帶有吉祥寓意的飛在空中的仙人形象。
最為人們熟悉的,便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各式《天女散花》圖,此時飛天已經完全東方女性化,是為人們送祝福的女神。
張大千畫《天女散花圖》
從敦煌不同時代壁畫上的飛天形象,我們也能看到從中原到西域再到印度,古人們對翱翔天空的渴望,這也與飛亞達品牌的航空淵源頗為契合。
飛亞達大師系列敦煌主題腕表的飛天形象,取自第321號石窟壁畫《菩提樹雙飛天》,并將其設計成對表展現(xiàn),一左一右,相互映襯,也表達出“陪伴左右”的美好愿景。
第321窟(唐)雙飛天
為了更好展現(xiàn)精美的琺瑯表盤,飛亞達將腕表時間顯示也做了特別設計。
吹奏橫笛的飛天表款,以偏心時分小針盤顯示時間,將身姿輕盈的飛天形象完美展示在表盤一側,彩色衣帶飄逸飛舞。
飛天腕表偏心黃金款
手握蓮花的飛天表款,表盤中央只有一根指針,與飛天撒在空中的蓮花粗略指示分鐘,小時則通過飛天手中的菩提葉指示6點鐘位置窗口內漢字時標。
飛天腕表“獨立針”盤面黃金款
04、巴展1號館唯一源自中國品牌
今年已經是飛亞達第9次在巴展1號館發(fā)布新品腕表了。
巴展是當代全球最重要的鐘表和珠寶行業(yè)展會,每年春天,有十幾萬人分別從亞洲、美洲、澳洲和非洲,長途飛行十幾個鐘頭,來到這個法瑞德邊境的小鎮(zhèn)。
其中一部分是各地的腕表經銷商,他們把各個品牌最新款腕表拿在手里仔細研究,戴在腕上感受效果,判斷哪些會是自己國家人民的喜好,然后下單訂貨。
巴展組委會對于入駐1號館的品牌要求很高,必須是國際知名品牌,有很多硬性指標要求,比如在全球各地的店鋪數(shù)量,等等。
飛亞達21年便獲得組委會審核,成功進駐巴展1號館,成為該展館內唯一的中國鐘。
29年巴展飛亞達展館
29年3月21日上午,我國駐瑞士大使來到巴展現(xiàn)場,與深圳市、中航國際以及飛亞達的領導一起,出席新品發(fā)布活動,并參觀展館。
飛亞達大師系列敦煌主題腕表發(fā)布會現(xiàn)場,從左至右分別是: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洪德先生、中共深圳市光明區(qū)委書記王宏彬先生、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士聯(lián)邦特命大使耿文兵先生、飛亞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勇峰先生
在飛亞達展廳參觀期間,我們也碰到各種膚色的經銷商進進出出,有的在展廳詢問各種表款,有的在拍攝工藝腕表,而訂貨客房里則是英文在交談。
品牌告訴我們,飛亞達在海外30多個國家有幾百家網(wǎng)點渠道,包括歐洲、北美和東南亞等地。
其中東南亞市場發(fā)展較早,有不錯的市場份額;英國現(xiàn)在也有幾十個網(wǎng)點,頗受當?shù)厝讼矚g。
“海外市場現(xiàn)在差不多占飛亞達近10%的銷售額,每年還保持著較高的增幅在增長?!睂τ诤M馐袌?,飛亞達信心十足。
05、工藝腕表
以精美手工藝展現(xiàn)中國文化和風采,29年敦煌主題琺瑯腕表如是,28年“星空漫步”表款也是,金屬雕刻工藝講述飛亞達與中國第一個太空人的故事。
參加巴展以來,飛亞達發(fā)布了很多藝術工藝表款,都具有非常鮮明的中國特色,具有極高的辨識度。
“特別是以中國傳統(tǒng)刺繡制作的精微繡工藝生肖表款,非常受歡迎。”品牌告訴我們,這些工藝表款頗受海外經銷商青睞。
精微繡工藝生肖表款“吉豬臨門”
與飛亞達合作精微繡腕表的,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趙紅玉大師。
她以極細絲線繡制的歷年中國傳統(tǒng)生肖形象惟妙惟肖,雄雞羽毛華麗,小狗眼神忠誠,小豬憨態(tài)可掬。
趙紅玉采用的是一種難度很高的雙面繡工藝,我們見過的刺繡作品大都是單面:只有正面是作品圖案,背面則是絲頭線腦、結結之物,并非工藝。
而飛亞達雙面精微繡,兩面則都是精美作品圖案,一摸一樣,讓人驚嘆不已。
因此飛亞達生肖表款采用了獵表風格設計,將精微繡作品置于正面表蓋,打開或者合上時,都可以欣賞美麗的生肖動物。
雙面精微繡兩面圖案一致
制作一枚雙面精微繡作品大概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因此飛亞達生肖腕表的數(shù)量也都是個位數(shù),每年都供不應求。
中國傳統(tǒng)刺繡工藝,也正面臨著失傳風險,飛亞達將之與腕表結合,也正是希望能幫助這份手藝傳承下去。
在巴展這個國際舞臺上,飛亞達馬上要迎來第一個十周年,這個中國品牌明年會展現(xiàn)什么樣的中國傳統(tǒng)工藝與文化,我們拭目以待。
/ end /
盧曦采訪手記 加入讀者群,請發(fā) 姓名+職業(yè)+微信號 到 luxi_sh@163com
男人戴手表的意義與好處,要成為一個有品位的男人就一定要戴手表?,F(xiàn)在手表的實用性肯定不能和20年前相比了,因為能代替它的功能的東西太多,不過現(xiàn)在戴表的人仍然很多,因為手表不僅是個工具,也是個裝飾,一塊好的手表是男士著裝的亮點,也可襯托出男人的品味,我個人覺得越是年輕人,越應該戴表。很多有成就的人都不用手機看時間,都用手表的。因為在公共場合看手機時間對于成功的男人來說是一種沒品味的表現(xiàn)。看看中央首長,沒有誰用手機,但人人都有手表呀~你也可以看看公共關系禮儀,上面有說,手表不會過時的,機械表從發(fā)明到現(xiàn)在已經經歷了將近6個世紀了,發(fā)展依然迅速,就可以很明白的說明這個問題。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yxa.cn/biao-7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