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知識] 今天給大家分享萬寶龍尼古拉斯凱世系列:用心雕琢時光的記憶
190年前,計時的發(fā)明讓特定的時間能夠被記錄,帶給世人書寫時間的奧妙;190年后,繼承計時工藝,使書寫時間成為一種藝術與榮耀。
位于瑞士里諾鎮(zhèn)的廠
時代的開啟
19世紀,法國皇宮貴族熱衷于賽馬運動。其中便包括19世紀初的法國國王Louis 。法國國王不僅熱衷于賽馬運動,更因為不能準確記錄下賽馬運動的成績而苦惱。為了精確記錄賽馬運動的時間,法國國王下令讓皇室御用制表師研制計時裝備。
在此之前,歐洲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些計時裝備,如英國著名的鐘表師George Graham制作的鐘表計時器,以及瑞士人設計的具有獨立秒針的機械裝置。這些計時器都可以記錄下特定時間段,但都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記錄的精準性欠佳。
40歲的Nicolas Rieussec,在20年前于巴黎西堤島開始自己的鐘表事業(yè),向當時最出色的鐘表工匠學習制表技術。1817年時,他被委任為皇室御用鐘表師。接到法國皇室的任務后,Nicolas Rieussec開始了研制自己的計時裝備。經(jīng)過反復試驗,1821年Nicolas Rieussec在巴黎戰(zhàn)神廣場舉行的賽馬活動中展示了自己的計時裝置。Nicolas Rieussec設計的這件計時裝備放置在一個長方形的木盒當中,裝置的表面嵌有分針、秒針兩個計時轉盤,在兩枚表盤中間固定了一根墨水針。與如今人們所見到的大多數(shù)計時表不同,Rieussec的計時裝置并沒有轉動的指針,與之相反的是表盤以恒定的速度進行轉動。當需要計時的時候,按下計時按鈕,兩個表盤間的墨水針會向下觸碰計時轉盤,并在上面留下墨跡,以此記錄下一段特定的時間。
Rieussec的計時裝置與歐洲早期的鋼筆十分相似,當筆尖的墨水用完之后,便用擠壓的力量使墨水留出。這是賽馬歷史中第一次計時員不需要在每匹馬沖線一刻同時兼顧計時儀器,又能夠準確記錄賽馬成績。而這樣的計時方法也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書寫時間的技術,Rieussec甚至以“書寫時間”為題來命名“計時表”()。其中chronos和graphein在希臘文中是時間和書寫的意思,而一個全新的書寫時間的時代也便從Nicolas Rieussec開啟。
萬寶龍尼古拉斯·凱世“書寫時間”計時座鐘
時間之鄉(xiāng)
Nicolas Rieussec發(fā)明計時器的176年后,計時碼表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被取代的一部分,廣泛應用于運動比賽、科技研發(fā)和奢侈配飾領域。但“書寫時間”這一歷史早已被世人遺忘,此時制造經(jīng)典書寫工具的萬寶龍扛起了書寫時間的大旗。
在汝拉山脈深處,瑞士里諾鎮(zhèn)的一個遠離現(xiàn)代喧囂的山莊里,坐落著萬寶龍表廠。這座表廠建于1906年,恰巧與萬寶龍品牌的成立年份相同,這間百年老表廠1997年被萬寶龍收購,那一年萬寶龍以“書寫時間”之名跨進了制表領域,將計時功能與萬寶龍植根的書寫藝術文化微妙緊扣。
在萬寶龍寬敞而通透的廠房中,制表大師們繼承歷經(jīng)時光雕琢的瑞士制表傳統(tǒng),將其與最新的技術結合,打造著最為精準的計時表。與萬寶龍匠師對制筆的精益求精一樣,制表大師們對于細節(jié)有著近乎苛求的執(zhí)著。隱藏于內部的每一個零件,即便永遠不會被人看到,即便它們以毫米計算,匠師們依然將其打磨到毫無半點瑕疵。
這就是萬寶龍表廠的哲學:將傳統(tǒng)瑞士制表工藝的精髓與最先進的工程技術結合。短短的成立時間,萬寶龍依托于這一制表,已然獲得制表廠的尊稱。而能夠獲得制表廠稱號的,也只有那些屈指可數(shù)的能夠從頭至尾自行設計、研發(fā)、生產機芯的鐘表商。
萬寶龍尼古拉斯·凱世
計時工藝的搖籃
從瑞士鐘表重鎮(zhèn)日內瓦驅車3小時,即可到達隱藏于鐘表谷的維萊爾鎮(zhèn)。在這座寧靜的小鎮(zhèn)上,坐落著一個名叫美耐華的制表廠。美耐華是維萊爾鎮(zhèn)唯一的一家制表廠,它昔日的鄰居寶柏表廠早已搬遷到汝拉山脈的另一面。
27年,是萬寶龍表廠成立的10周年。這一年萬寶龍宣布收購美耐華表廠,因為美耐華堪稱瑞士計時工藝的博物館。美耐華表廠成立于1858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在瑞士表壇中,只有少數(shù)的制表商能夠全面掌握傳統(tǒng)的制造腕表工藝,美耐華便是其中一家。美耐華自制的高慣性大碼擺輪、游絲以及計時機芯組件,全部都由制表大師親自制作調校。直至今日,在美耐華的操作間內依然如同一個半世紀以前一樣井然有序。為了傳承瑞士制表工藝這一歷史遺產,萬寶龍于27年與美耐華結盟,使美耐華轉型為“美耐華高級制表技術研究所”,即萬寶龍維萊爾表廠。研究所將專注于將古老制表工藝及復雜功能技術薪火相傳,培養(yǎng)年輕制表匠師。
萬寶龍尼古拉斯·凱世腕表
經(jīng)典重現(xiàn)
21年,是Nicolas Rieussec研制出計時碼表190周年,也是萬寶龍涉足制表領域的第14年。作為Nicolas Rieussec計時理念的傳承者,萬寶龍融合創(chuàng)新的設計理念和精湛的工藝傳統(tǒng)推出了周年紀念系列腕表。該系列腕表的推出,既是對Nicolas Rieussec獨創(chuàng)精神的致敬,也是對書寫時間理念的繼承。
仔細觀察這款腕表,就可以發(fā)現(xiàn)萬寶龍制表大師的用意所在。制表師從1821年的原裝計時儀取經(jīng),采用雙轉盤計時器的靈感。計時功能也并非由中置計時針負責,而是在表盤的兩個計時轉盤上分別裝置固定指針,以指示累積的秒鐘和分鐘來計時。
相比190年前計時表的古拙,這一系列腕表的外觀更加追求設計美學。精美含蓄的機刻花紋裝飾更加添幾分古典美和雋秀的靈氣。12時的時分盤用藍色的螺絲固定,上面刻有黑色或白色的式阿拉伯小時數(shù)字,時分盤下面則是鏤空的日歷盤,可以清楚地看到日內瓦波紋打磨夾板鑄刻的字樣。表盤的外緣則刻有“CHRONOGRAPH”和“Nicolas Rieussec”字樣,以紀念Nicolas Rieussec。
古典韻味下的機芯由萬寶龍制表大師親自制造,這款MBR110手動上鏈機芯由263個零件組成。在這款機芯中,集成了計時表技術發(fā)展歷史上的所有重要元素。無論是古典的柱輪還是現(xiàn)代的垂直離合碟裝置都可以在其中見到。對于佩戴者這款機芯的實用功能在于,無論分針位置在如何,都可以快速調校時針和日歷,而不會影響分針的功能。對于經(jīng)常穿梭于不同時區(qū)的佩戴者,可謂趁心應手。一如190年前,賽馬運動計時員第 在西方國家里,手表、鋼筆和打火機曾被稱為一個成熟,紳士男士的“三寶”,是每個男人身上攜帶必不可少的物品??梢砸姷檬直聿粌H僅作為簡單計時工具,而是作為飾品,同時也是個人身份的象征存在。記得一位時尚大咖說過“男人看表,女人看包”,這一句話,從中我們可以理解到,手表在社交場合所戴的手表往往更能體現(xiàn)其身份地位還有財富狀況,也能看出他的生活品位。我們很經(jīng)常可以聽到,戴表的男人顯品味,戴表的女人顯韻味。一次應用Nicolas Rieussec計時裝置時一樣欣喜。
人生智慧手表時戴在手腕上用來計時的儀器,表帶的材質與手表的類型多有不同,在不同的長河佩戴搭配可以顯示個人的出事方法和人生智慧,以小見大,還可以提升自身的時尚感。友誼長久將手表送給朋友,象征著自己對過去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光表示珍惜,對彼此之間的優(yōu)異和感情感到十分滿意,還表示對未來彼此之間的關系充滿期盼,表示朋友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彌足重要。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yxa.cn/biao-7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