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鑒] 國際地球物理年是近代史上非常重要卻又時常被人們忽略的一個特殊年份,它旨在通過大規(guī)模和深度的人類探索活動,以發(fā)現和挖掘未知的科學領域。為紀念這樣的偉大使命,特別設立了地球物理天文臺系列,2014年曾將此作為重要款,今年,品牌更是大步邁進,將更為實用也更符合地理探險的世界時功能加入其中,一起來看看它的具體
表現(Q8108420)。
1884年,由41個國家參與的國際經度會議,確立了以格林威治為標準時間的世界時間體系,奠定了一個全球性的規(guī)范時間準則,讓人類活動從此減少了許多因為時間混亂而導致的麻煩。制表業(yè)首當其沖的,為在方寸之間的表盤上實現這項功能而不懈努力,自此能夠顯示全球各個主要時區(qū)時間的腕表被認為是復雜、獨特而珍貴的時計。

積家地球物理天文臺系列世界時間腕表
世界時間功能真正在上實現的歷史并不久遠,但是展現形式卻早已不再單一。的基本世界時,的39時區(qū)世界時,的全球股市開市時間世界時,以及積家的本款夏令時世界時……無一不是精彩絕倫的“時間回廊”。

世界時盤面
相對于市面上常見的其他品牌世界時腕表,從盤面上看,積家無疑用心了不少。除了使用連接倫敦于烏克蘭的紅白相間標線特別指示本初子午線之外,更將東、西經各時區(qū)使用紅色和藍色標注,并將帶有夏令時時間的時區(qū),額外引出一個“*”符號。因此,它在世界時間的指示方面,無疑更加清晰和全面。

世界時盤面
迎合腕表的主要功能,盤面的漸變藍色漆面世界地圖為此增色不少。在指示時間方面,除了盤中心的三根指針以外,盤心的24小時刻度圈也在隨著時間順時針轉動,并各自對應一個時區(qū),以指示該時區(qū)的實時時間。24小時刻度圈分為白色和藍色部分,用以表示白天和黑夜。時分針和內側表圈,帶有夜光涂層,便于昏暗條件下讀時。

冠
由于搭載世界時間功能的腕表往往會使用貴金屬,積家則推出了精鋼材質的表款,以此讓這項特殊功能得以讓更多表友戴于腕間。經典的表冠設計,紋理清晰深刻,便于提升腕表的操作體驗。

鱷魚皮表帶
腕表的皮帶為珍貴的鱷魚皮材質,紗線斜角縫制,為目前主流的表帶設計手法。鱷魚皮最大的特點在于柔軟耐用,紋理別致有味,但也價格昂貴,因此也成為高端表款的標志元素之一。

細膩的表殼
盡管腕表搭載了具有復雜功能的,但整體的厚度并不夸張。作為商務型表款,它的表耳、表殼打磨、整體曲線都沒有去做傳統(tǒng)經典的設計,而是做了更符合現代生活和商務理念的處理。

表殼打磨
在表殼工藝方面,腕表的表框使用的是拉絲打磨,一般來說,這樣的設計比拋光更耐磨損,是日配型腕表比較常見的設計。表耳、表圈及表冠為拋光處理,通過細膩的金屬質感體現腕表的精品格調。

拋光表耳
本身就并不纖薄的表殼,最為適合搭配這樣的曲耳,略微的弧度和得體的厚度,和表款渾然一體。

針式折扣
無論是針扣還是雙折扣,都有著明顯的優(yōu)劣,制表商早已嘗試將兩種表扣核心優(yōu)勢的整合,以期望得到更完美的表扣樣式。此款表扣就是其中的一個類別,表帶上有可調節(jié)有效長度的扣孔,用以固定適合自己的位置,此優(yōu)勢取自于針扣。而系扣方式則用的是折疊扣的方法,優(yōu)勢在于系扣解扣都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表不容易脫落。

積家772型自動上鏈機芯
透過藍寶石水晶玻璃底蓋,積家專為此主題腕表研發(fā)的Calibre 772機芯映入眼簾,打磨的精細度一眼便可知曉。極具代表性的日內瓦波紋裝飾著機芯表面,隨著角度的變化,折射出絢爛多姿的“景色”。772機芯是以770機芯為基礎,增加世界時功能的復雜版本,因而同樣具備770所代表的“真秒”功能。

K金自動陀及滾珠軸承
擺陀由于放置于機芯的最表面,它主要起著兩方面的作用:通過腕表擺動將之轉化為動力給發(fā)條盒上弦;提供藝術修飾。大部分高級制,都不會放棄在自動陀上做藝術加工,因為它占據的空間實在太大。積家的此款機芯,搭載的是金質擺陀,中間鏤刻出積家logo,加上細膩的日內瓦波紋修飾,整體精美絕倫。當然,另一個好處,也是盡可能多的露出機芯原本的面貌,否則遮擋太多就有些不合意了。

Gyrolab擺輪及振蕩系統(tǒng)
振蕩系統(tǒng)是機芯最為核心的部分,也是最考量機芯水準和品牌誠意的地方。這里最明顯的有兩點值得說道:首先是安全性上,除了使用KIF避震器之外,板橋為兩邊固定模式,更有利于擺輪位置的平穩(wěn);其次是菲利普斯曲線末端游絲,使用了無卡度結構,優(yōu)勢在于發(fā)條動力不足時依然保持走時精度,缺點在于無法便捷的調校走時快慢。由于擺輪在高速擺動,所以Gyrolab擺輪只能略看到輪廓,這是一種非閉環(huán)性的雙臂擺輪,共四個微調螺絲,典型的高精度擺輪系統(tǒng)(正常情況下無需調校)。

“真秒”機制
積家770這個新系列的機芯,最大的亮點在于“真秒”,即“真正走秒”的意思,表現為秒針一秒鐘跳動一格(俗稱跳秒),而非傳統(tǒng)連貫性的掃秒。跳秒功能時模范石英機芯而得來的功能,原理在于通過一根額外的游絲(彈簧)及配套結構,將擺輪傳遞出來的能量(頻率)進行儲存,直到剛好達到設定的1秒時,將之釋放,帶動跳針跳動一格。而機芯背面滾珠軸承一側的可見游絲,便是其中的關鍵部件,品牌也特意將之上面的夾板鏤空,讓它呈現出來。

總結:地球物理天文臺腕表并不是指傳統(tǒng)意義上的通過天文臺認證的腕表,天文臺也并不是負責檢測腕表的機構,它真實含義是“可靠的品質”,其中包括對于精度方面的要求。自2014年積家推出地球物理天文臺復刻腕表之后,這個獨特的腕表系列正式引起了表壇矚目,今年品牌大刀闊斧的對其進行深度挖掘,加入世界時、跳秒功能,并推出鋼、貴金屬表款,讓人印象深刻。 (圖/文 宇宙之表 吳一冰)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yxa.cn/biao-11308.html